简介
每人约有10万根头发,正常情况下每天脱落的头发在100根以内,且为均匀脱发。如果每天头发脱落超过100根,或呈斑片状脱发,可能就是病理性脱发。医学上定义脱发(Hair loss)为:由遗传、免疫、应激、服用某些药物、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致头发的非正常脱落,造成头发稀疏或形成秃发斑。
脱发是皮肤科常见病,其中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性疾病,其他较多见类型的脱发还包括斑秃、牵拉性脱发、疤痕性脱发等。脱发虽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却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疾病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脱发主要分为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瘢痕性脱发等类型,此外还有感染性脱发、先天性脱发等其他一些少见类型。
雄激素性脱发:
最为多见,既往称为脂溢性脱发或早秃,是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头顶头发持续性密度降低,男性还会表现为发际线后移。
斑秃:
这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型脱发,局部皮肤一般正常,病因尚不清晰,可能与遗传、应激、过敏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休止期脱发:
正常人头皮毛囊至少80%处于生长期,因而头发不会发生同步性脱落,但由于如外科手术后、产后、失血、休克、严重精神刺激等原因,可促使较多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从而引起较多头发同步性脱落。
生长期脱发:
服用细胞毒性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在较短时间内,大部分处于生长期的头发突然停止生长,大量脱落,常见于化疗患者出现的大量脱发甚至头发完全脱落。
牵拉性脱发:
常与患者长期将头发紧扎成某种发型有关,头发长期受到牵拉导致的脱发。
疤痕性脱发:
多种原因造成头皮疤痕形成,毛囊被破坏,毛发不再生长,形成疤痕性永久性脱发。
病因
遗传因素、年龄增长、免疫异常、精神压力过大或应激、内分泌失调、服用某些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脱发的发生。
1.遗传因素,以雄激素性脱发最为常见,男女都可患病,男性更多。脱发区毛囊对雄激素“攻击”作用过于敏感,使毛囊出现渐进性缩小,最终变为毳毛毛囊,形成临床上可见的脱发。
2.毛囊炎、紧张和焦虑、抽烟、产后、某些免疫性疾病也与雄激素性脱发有关。
3.自身免疫因素,以斑秃为代表,部分斑秃患者还可能同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白癜风等。
4.精神压力过大或突然应激,也可造成斑秃、休止期脱发等类型的脱发。
5.精神因素如拔毛癖,可造成脱发。患者多为儿童,有拔头发的不良习惯,患者对形成的脱发漠不关心,部分患者甚至感觉拔毛后能让紧张情绪舒缓,这是一种精神性疾病。
6.药物副作用,如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会造成头发的大量脱落。
7.感染,某些感染如真菌、细菌感染,可以造成毛囊的破坏和疤痕的形成,造成永久性毛发脱落。
8.头皮外伤,头皮受到外伤导致疤痕形成可出现疤痕性脱发。
9.美发、梳头发的一些习惯使头发长期被牵拉太紧,如扎很紧的辫子、用力梳头发、发夹牵拉过紧等,都可导致牵拉性脱发。
症状
脱发症状根据病因的不同而异。既可逐渐发生使头发密度降低、头发稀疏,也可能表现为头发短时间大量脱落;既可表现为整体的头发均匀稀疏,也可表现为明显的局部头发脱落。
在各种脱发类型中,以雄激素性脱发及斑秃较易识别,雄激素性脱发往往在青春期后开始发病,男性多表现为前额及头顶部位脱发,发际线后移;女性则表现为头顶头发变稀疏,但不会出现发际线后移。斑秃则表现为头发在短时间内簇集脱落,形成单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且界限清楚的脱发区。
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
1.雄激素性脱发:多见于男性,通常在20~30岁开始发病,其脱发表现较易识别。男性患者常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头发变得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线整体向上、向后移,通常还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两侧耳朵上方的颞部头发一般不受影响,从前方看脱发呈“M”字型。随着病情发展,前额的脱发向上发展,与顶部脱发融合成片,仅枕部、两侧颞部保留剩余头发,呈所谓“地中海式”脱发,最终使头皮显露造成“秃顶”。脱发处皮肤光滑,可见纤细毳毛,无自觉症状或有微痒。女性症状较轻,多为头顶部头发变稀疏,前额发际线后移不明显。
2.斑秃:较短时间内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不等的脱发区,脱发斑直径大小不等,小的为指甲盖大小,大的直径可达10多厘米,与未脱发区的边界清晰,进展期脱发区边缘的头发很容易拔出。斑秃病程可持续数月与数年不等,大多数脱发区的头发能再生,但头皮边缘部位,如枕部的毛发再生就比较困难。严重的患者可以满头头发都脱落,称为全秃。更严重者,可以全身的毛发均脱落,称为普秃。
3.营养不良导致的脱发:减肥、各种原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弥漫性脱发。
4.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甲状旁腺或垂体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脱发。年轻女性的脱发伴有痤疮、多毛症、停经或男性化时,应考虑有无多囊卵巢的可能性。因此,患者如果有除了脱发之外还合并其他全身相关性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除了因遗传因素所导致的脱发(多指雄激素性脱发)无法预防外,个人日常生活管理对其他类型的脱发预防有一定意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尽量减少烫发、染发;
2.保持轻松心态,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及焦虑;
3.选择舒适的发夹,勿将头发箍得太紧;
4.选择正确的梳头方式,勿过于用力梳头;
5.选择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护发素;
6.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等营养,保证头发生长的基本营养;
7.每日摄入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身体基本维生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