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甲沟炎是皮肤沿指(趾)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常因甲周皮肤微小创伤,如撕倒刺、咬甲、吸吮手指、过度修甲或嵌甲等,导致正常皮肤屏障破坏,继发微生物感染,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甲周组织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化脓。
病因
不同类型的甲沟炎,其发病原因不同。急性甲沟炎发生于甲周组织的微小创伤后细菌感染;慢性甲沟炎可能与念珠菌或长期反复接触刺激物或变异原有关。
急性甲沟炎:甲床受到微小创伤继发细菌感染是急性甲沟炎的主要病因,如过度修甲、撕咬倒刺等微小创伤,破坏了甲周的正常皮肤屏障,引起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包括化脓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等)侵入,从而导致局部感染。
慢性甲沟炎:可能与长期接触刺激物或变异原有关,也可能是白念珠菌感染所致。
症状
甲沟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甲沟炎具有不同的特点。
急性甲沟炎:
病情发展较快,初始症状为指(趾)甲局部的红、肿、热、痛,几天后开始化脓,有波动感,炎症继续蔓延可形成甲下脓肿,引起脓性指(趾)头炎。
慢性甲沟炎:
患者红、肿、痛程度相对较轻,但症状也可突然加重。甲周皮肤和甲板会分离,并出现甲形态的变化,如隆起、沟槽、变色、甲板肥厚等。
慢性甲沟炎可分为5个不同阶段:
Ⅰ期:甲小皮/近端甲皱襞红斑和轻度浮肿,可伴或不伴甲小皮封闭状态的破坏。
Ⅱ期:近端甲皱襞红斑和显著浮肿,伴甲小皮封闭状态的破坏。
Ⅲ期:近端甲皱襞红斑和浮肿,甲小皮缺失,轻度不适感,早期水肿,轻度甲板改变。
Ⅳ期:近端甲皱襞红斑和浮肿,甲小皮缺失,触痛/疼痛,水肿,显著的甲板改变。
Ⅴ期:Ⅳ期表现加慢性甲沟炎急性发作(急性甲沟炎)。
预防
甲沟炎的预防措施包括注意手足卫生、正确修剪指甲、防止手足外伤等。此外,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可以降低感染的机会。
手指甲沟炎的预防:
1.正确修剪指甲,不要剪得太深。用剪刀剪除倒刺,不能粗暴用手撕。
2.纠正小孩咬指甲、剥手的不良习惯。
3.加强劳动保护,预防手外伤。
4.尽量少涂指甲油、美甲,防止劣质指甲油中的化学物质及美甲器具消毒不严,发生甲沟感染。
5.避免双手长期浸渍于水或其他化学物质中,如有需要可佩戴防护手套。
足趾甲沟炎的预防:
1.选择宽松的鞋袜,平时注意保持鞋内清洁、干燥及足部干爽,及时更换潮湿的鞋子和袜子。
2.正确修剪趾甲,不随便剪甲沟。
3.发现脚趾相互挤压时可应用适量消毒棉、软物将趾缝隔开,使脚趾正常发育,防止压迫脚趾甲扎入甲沟发生感染。
4.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以减少和避免甲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