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躯干端,一般4~8周可自行消退。本病不具有传染性,不能通过身体接触传播给其他人。大多数患者治愈后不会留下疤痕。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药物也能引起。此外,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诱发因素:
1.患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头皮屑的病人易于发病。
2.怀孕。孕妇中玫瑰糠疹的发病率较高。
3.免疫力低下,如骨髓移植。
4.精神因素。处于应激状态或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的人更易患玫瑰糠疹。
5.过敏体质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6.年龄。10~40岁人群更易患病。
症状
首先在躯干和四肢靠近躯干的地方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覆盖有细小鳞屑,称为前驱斑或母斑。1~2周后皮疹可继续发展,数量较多,持续约6周。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嗓子痛、关节痛、不想吃饭、淋巴结增大等感冒样不适的症状。
皮疹初发:
刚开始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或黄褐色斑,直径2~3cm,上面覆有细小鳞屑,医学上称为“前驱斑”或“母斑”。有的患者可不出现母斑,而出现紫癜、风团、水疱等。
皮疹增多:
1~2周后,多数患者胸部、背部、腹部、颈部等部位的斑疹广泛分布,呈对称性。较少见于面部、手足部。斑疹呈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母斑小,上面附着少许细小糠状鳞屑。斑疹长轴与皮肤纹路的方向平行。如胸部皮损长轴倾向与肋骨平行,导致“圣诞树"样疹;在背部呈“八”字状分布;颈部呈近水平方向;四肢的皮疹,其长轴常沿肢体长轴的方向排列。
其他: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预防
玫瑰糠疹的主要预防措施在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3.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