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周边单位,表现为皮肤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
由于过去很多国内皮肤病专著只有酒糟鼻的概念。有研究发现,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患者主要发生在面颊或口唇周围,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
病因
玫瑰痤疮的病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免疫性炎症反应,当然也有很多加重因素,如毛囊虫感染,日晒、经常喝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情绪、内分泌障碍等均可促使发病。
遗传因素:
玫瑰痤疮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特别是在女性患者中,大部分玫瑰痤疮的发生是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
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玫瑰痤疮的基本表现就是面部潮红、红斑,且受激惹后加重,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长期的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变化等都可引起血管和淋巴管的通透性增高、血流增加和炎症细胞浸润,且会促进血管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导致血管扩张、增生。
免疫性炎症反应:
免疫分为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均在玫瑰痤疮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诱发因素有以下几点:
1.温度因素:温度的突然升高或温差的突然变化,是玫瑰痤疮加重的第一大原因。
2.情绪与睡眠:紧张的情绪或失眠,能明显加重玫瑰痤疮。
3.日晒:日晒温度的突然升高,可以迅速加重玫瑰痤疮,长期的慢性日晒,由于紫外线的慢性损伤,也可以加重玫瑰痤疮。
4.运动:剧烈的运动可以使玫瑰痤疮暂时加重,但这种加重可自然恢复,而运动有利于舒缓人的情绪和睡眠,所以不反对玫瑰痤疮患者运动,但需避开在阳光下运动。
5.不正确的皮肤护理:过度的皮肤清洁或天天贴面膜破坏皮肤屏障,或粉底彩妆加重了皮肤的负担等,都可能诱发玫瑰痤疮的加重。
6.光电治疗:光电治疗的热损伤或者对皮肤屏障的影响也可能诱发玫瑰痤疮的加重,所以玫瑰痤疮的光电治疗时机的把握和参数的选择很重要。
7.饮食和饮料:酒类、兴奋类(如咖啡、槟榔)、过辣、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均可能诱发玫瑰痤疮,但海鲜、鱼、肉、蛋等对该病无影响。
症状
玫瑰痤疮好发于面中部,特别是面部各个区域的凸出部位,如面颊颧骨部、鼻翼部、前额部、下颌部、部分可累及眼和眼周。以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少数表现为肥大增生。
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
1.丘疹脓疱型: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逐步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脓疱、极少数有结节,皮肤损害可时轻时重,此起彼伏,长达数年或更久。
2.肥大型:多见于鼻部,极少数可见于面颊部肥大。在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鼻尖肥大并形成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结节状隆起,经过数年的发展,可以形成纤维化结节即为鼻赘。该型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
3.眼型:很少有单独的眼型,通常与以上三型合并存在,多见于绝经期后的女性和鼻赘期的男性。表现为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复发性睑板腺囊肿等,患者可出现眼睛异物感、怕光、视物模糊、流泪、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的自觉症状。
4.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面中部出现对称性红斑,在红斑出现前数月,往往有反复潮红的病史,这种潮红或红斑,在食用刺激性食物、外界温度突然改变和精神兴奋时可加重。常常伴有皮肤干燥、灼热或刺痛,少数可伴有 瘙痒。红斑开始为暂时性的,反复发作后则持久不退,慢慢可出现树枝状的毛细血管。
预防
玫瑰痤疮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可降低发病风险。
1.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忌烟酒、浓茶及咖啡或过冷过热饮食,避免辛辣、油腻性食物。
2.尽量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3.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压力过大者可通过深呼吸、瑜伽等减轻压力。
4.寒冷的天气,用围巾遮住脸和鼻子可以帮助保护皮肤免受低温和风的侵袭。